从全球碳纤维市场的份额划分看,国际碳纤维市场依然为日、美企业所垄断。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世界碳纤维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其生产的碳纤维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东丽更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纤维研究与生产的“领头羊”。
世界主要碳纤维生产企业有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美国的Cytec、Hexcel,德国的SGL,土耳其的AKSA等企业。总体来说小丝束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企业,而大丝束产能则在欧美。2014年,东丽通过收购美国第一大大丝束生产商Zoltek,成功进入廉价碳纤维领域,而其产能占世界全部产能的比例则提高到34%,成为当之无愧的碳纤维巨无霸。
图:2015年国际主要碳纤维企业的产能情况
表:国际主要碳纤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表:国际主要碳纤维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一、 日本
1. 日本东丽(TORAY)
东丽公司(3402.T)是一家综合型化工企业,以生产合成纤维为主,是世界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公司,在塑料、复合材料、化工、水处理事业、电子材料、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在全世界各地展开着广泛的业务。日本东丽创立日期1926年1月,当时主要生产粘胶人造丝。1970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东丽株式会社。目前市值935.1亿元,员工人数约36,000人(日本国内约16,500人、海外20,100人)关连公司日本国内118家、海外在20个国家和地区有124家,合计238家。
2016年,日本东丽碳纤维板块实现的收入是521亿元,占总收入的42.81%,营业利润40.6亿元,营业利润率在7.8%;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块实现的收入是92.3亿元,占总收入的8.08%,营业利润14.57亿元,平均营业利润率在14.83%。
2002年7月,东丽集团设立东丽(中国)投资有限公司TorayIndustries(China)Co.,Ltd.(TCH),主要用于投资管理中国事业,另外,东丽还在南通和上海分别创建了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创建了以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为中心的研究基地。
2. 日本三菱(MITSUBISHI)
日本三菱丽阳(4188.T)成立于1933年8月,1962年10月,开始生产聚丙烯纤维,1975年开始生产预浸料,1983年开始生产碳纤维。三菱丽阳实现了从丙烯纤维原料丙烯腈的合成到聚合、原丝、碳纤维、产品等一条龙生产。公司市值807.6亿元,拥有387家子公司。
三菱丽阳集团同时拥有PAN基碳素纤维和沥青基碳素纤维,以及以碳素纤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的中间材料和成型加工品,通过完善的产品链,在体育用品、产业资材、航空航天、汽车及环境等广泛领域内展开经营。根据其经营计划,从2017年4月开始还将与三菱化学、三菱树脂实现集成,成为新的综合性化学生产商“三菱化学株式会社”。通过集成,以确立创造高成长及高收益型事业体的机制。
3. 日本东邦(TOHO)
日本东邦(4409.T)成立于1934年6月,该公司由东邦特耐克丝和6家子公司组成,母公司为帝人集团(Teijin)公司,主要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纺织纤维业务,日本东邦于1975年开始量产聚丙烯腈系的碳纤维“TENAX”。
公司于1994年上市,是全球领先的碳纤维产品制造商之一,提供各种创新解决方案和高性能产品。公司成立时,是以东邦橡胶工业的销售部为起点,当时只有5个人组成。以“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奋斗”为创业精神。公司成立时取反映这个创业精神的“劳动(Labor)”、“经营(Management)”和“资本(Capital)”的头一个英文字母定下TOHOLAMAC的公司名称。
帝人集团(3401.T)公司于1918年成立,经过近百年发展,公司业务领域涉及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电子材料与化工产品,医药医疗,纤维产品与流通和IT等,是全球屈指的碳纤维、芳纶纤维制造商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聚碳酸酯树脂制造商之一。2016财年,实现了458亿元的营业额,净利润31亿元。
二、 美国
1. 美国赫克塞尔(Hexcel)
美国赫克塞尔公司HexcelComposites(HXL.N)公司成立于1946年,市值315亿元,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结构材料公司之一,是美国最大的碳纤维和结构纤维生产商,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复合材料公司。该公司开发制造轻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织物、预浸料、蜂窝芯、树脂系统、胶粘剂和复合材料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宇航、国防和一般工业。
自合成材料开始应用于飞机制造,Hexcel便致力于研究生产飞机地板材料。经过多年的努力,其飞机地板产品尤其是Fibrelam系列已经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广泛应用于各种飞机上。
2016年,美国赫氏碳纤维板块实现的收入是111.7亿元,占总收入的80.33%。其中,美国市场为美国赫克塞尔贡献了50%以上的营业收入。
2. 美国卓尔泰克(ZOLTEK)
美国卓尔泰克创立于1975年,1988年卓尔泰克公司以美国宇航局大型运输机的相关业务及火箭喷管为契机,进入了碳纤维领域。作为世界领先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厂家,美国卓尔泰克主要生产碳纤维预浸料,多轴布,符合各种工程塑料用的短切碳纤维,预氧丝。1992年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募集资金400万美元,利用募集资金完善了碳纤维生产线,1995年利用增发股票募资,进一步完善了欧洲市场布局及原材料供应体系。
2013年9月27日,日本东丽宣布收购美国卓尔泰克,于2014年2月28日完成了所有的收购程序。收购完成后,美国卓尔泰克从纳斯达克退市。
3. 美国氰特(CYTEC)
美国氰特(CYTEC)是一个特种化学品和材料公司,其产品与服务包括:航空航天、工业材料、采矿和塑料,业务主要集中在北美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美国氰特(CYTEC)2014财年营业收入为123亿元,收入中有70亿元左右都来自于航空航天业务(美国军事项目上的预浸料大部分使用氰特的纤维),该财年净利润为9亿元。2015年前三个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97亿,净利润10亿。
三、 其他
1. 德国西格里集团(SGL)
德国西格里集团(SGL)是德国SIGRI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大湖碳素公司于1992年合并而成,市值100亿元,总部位于德国威斯巴登。
西格里集团(SGLGroup-TheCarbonCompany)是全球领先的碳素石墨材料以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商之一,拥有从碳石墨产品到碳纤维及碳碳复合材料在内的完整生产线,其产品在钢铁、炼铝、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半导体、光伏和LED产业、锂离子电池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在风能、航天航空、国防工业等领域的碳素石墨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应用也呈上升趋势。西格里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40个生产基地,市场及服务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
德国西格里(SGL)于1998年进入中国,集团旗下中国业务主要分布在上海,由上海西格里东海碳素有限公司、西格里特种石墨(上海)有限公司、西格里石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及其生产基地组成。
2016财年,德国西格里(SGL)营业收入为56亿元,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整体盈利有所降低,实现净利润-8亿元,和上一块会计年度相比,亏损金额变小。
2. 土耳其阿克萨(AKSA)
土耳其阿克萨(AKSA)是全球最大的腈纶制造商。该公司从1971年开始生产腈纶丝,于2008年下半年开始碳纤维试生产,并于2009年第3季度开始商业化生产。2012年,美国陶氏化学(DOW)与土耳其阿克萨(AKSA)组建合资公司DowAksa,专业生产碳纤维,并致力于下游制品的研发。
近年来,土耳其阿克萨(AKSA)的产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主要用于民用工业领域。2010年1月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五年多的耕耘,其国内市场主要分布在建筑加固、运动器材、热场材料等领域。
3. 台湾台塑
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301.tw)成立1954年,是台湾最大的PVC粉生产商。该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包括五大类:1)石化塑胶原料产品;2)人造纤维产品:台丽朗棉束、台丽朗切棉、毛条碳素纤维;3)塑胶加工产品;4)电子控制系统;5)其他产品。
孟庆丽,资深碳纤维领域投资人士,专注于碳纤维已经有3年多了,具备宏观和微观视角,也和多家优质的企业及行业专家进行交流,并投资过碳纤维产业链公司。目前就职于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关注领域包括:消费升级、新材料、医药健康、T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