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愈变愈精明的年代里,品牌内容常被认为是最吸引消费者的沟通工具,也为品牌带来创新且善用新媒体的好形象。巧妙的运用各种媒体创造出精采的品牌内容,确实能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信任感,并与目标族群深度沟通。
失误1 创意太超过 吓坏消费者
可别以为顶尖团队就不曾跌跤、失误,曾在2008拿下坎城年度互动广告代理商大奖,英国数位行销公司Lean Mean Fighting Machine(LMFM),就因为创意太超过,而在去年失去了可口可乐这个大客户。
可口可乐旗下的碳酸饮料品牌Dr. Pepper,就像其他超级品牌一样,为了和年轻族群拉近距离,免不了在最热门的Facebook经营自己的网路粉丝,也透过长期合作的LMFM,定期举办网路活动,维持一定的曝光量。
既然要制造话题,LMFM就从具渲染性又幽默的角度发想,大开不正经的玩笑,好好整一整Facebook的网友。LMFM设计的活动叫做“还能发生什么最糟糕事?(What’s the worst that could happen?)”,概念是Dr. Pepper在参加活动网友的“个人状态”栏位中,每天乱发一则丢脸的讯息,而最不顾形象的网友,就有机会获得1,000英镑的奖金(约台币47,000元)。
听起来很好玩吧!如果品牌内容能以一句玩笑话,每天发布在每位网友的个人状态上,想必一定能创造爆炸性的话题效果。不过,错就错在LMFM玩得太过火了,Dr. Pepper发出的玩笑话分成三个等级,包括轻度丢脸的“把小毯毯弄丢了,害我睡不着觉”;中度的“在洗澡时尿尿有什么错?”;以及可能让人一个礼拜都没办法见人的“剃乳头毛的经验让人难以忘怀!”
最严重的是,这个机制并不能分辨网友身分,因此有些限制级的内容,也会发布在未成年网友的页面上,让父母气得跳脚抗议。重视形象的可口可乐只好当机立断,决定中止与LMFM的一切合作。这下子,真的让LMFM体验到“最糟糕”的情况了。
失误2 发言不打草稿 把顾客得罪光
虽然网路社群不断推陈出新,品牌经营人也抢着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网站上设立官方窗口,好抓住上网时间愈来愈长的消费者。不过常容易让人忽略的是,网路品牌内容需要长期经营,和网友直接沟通也需要技巧,若专职人员没有具备网路声誉的专业知识而说错话,反而会让品牌形象大受打击。
圣地牙哥大学行销学教授George E. Belch表示,如果不是受过专业训练,一般企业员工在网路上,可能很难一下子区别自己究竟是扮演着企业,还是个人。“任何一间公司都可能会有人会忘记,在网路上发表的意见会以光速传播出去,覆水难收。”
2011年3月初,负责克莱斯勒Twitter帐号的代理商New Media Strategies,就深刻体验到这个教训。一位New Media Strategies的员工透过“@ChryslerAutos”的昵称发表讯息,上面写着:“我觉得讽刺的是,虽然底特律是汽车大城,但在这边似乎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XX开车。”甚至还在留言中,加了一句脏话。
当然,这则留言马上就被删掉了,而近期才推出“源自底特律”系列广告的克莱斯勒,也决定不再与New Media Strategies续约,让发出留言的员工和他老板懊悔不已。
失误3 失言之灾 如何化险为夷?
脱序的失言行为可不只发生在克莱斯勒身上,就连一向救灾、募款抢第一的美国红十字会也深受其害。
今年2月美国红十字会的社群媒体专职人员Gloria Huang,不小心将私人的Twitter帐号与公司帐号搞混,发出了一则这样的讯息:“莱恩找到Dogfish Head两箱四瓶装的Midas Touch啤酒。如果要喝酒,就要认真喝!”
这则短信才发不到一小时,就被Gloria Huang的上司看到,立刻撤了下来,而始作俑者没过多久也在自己的Twitter帐号坦承过失,将失误怪罪在不会使用社群管理接口HootSuite(可同时管理Facebook、Twitter等)上。
虽然这个失言行为极有可能变成一场形象灾难,不过美国红十字会选择以冷静、低调的态度回应:“我们已经将先前淘气的留言删除了,不过别担心!红十字会没有醉,也没收了那些醉汉的钥匙。”
没想到,透过幽默又诚实的解释方式,不只挽救了品牌名声,也为美国红十字会带来意外的惊喜。啤酒公司Dogfish Head听到消息后,也开始在官方Twitter上为红十字会募款,并号召捐血,甚至还在所有销售旗下啤酒的酒吧里,提供免费啤酒给捐血人。
搞笑的是,美国红十字会也没有默默接受这天外飞来的礼物,而是在官方部落格上,亲切的提醒捐血人别在捐血后立刻喝酒,有碍健康。
失误4 老王卖瓜 把网友当傻瓜
有些行销人会花许多时间在社群网站上与网友沟通,定期将最新的品牌内容放在网路上分享,偶尔还会请同事匿名为品牌加油打气,创造热络的气氛。小心,千万别落入自以为聪明的陷阱里,让眼尖的网友瞧不起!
日本汽车大厂Honda就因为一句老王卖瓜的小留言,不小心成为箭靶。先前Honda在推Accord Crosstour系列车款的行销案时,在Facebook上因为车款的外型,而受到网友的一些负面批评。当时,有一位名为Eddie Okubo的网友,跳出来为Accord Crosstour辩驳:“造型很特别啊!我不用考虑就会立刻买。”
可惜,这个善意的留言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因为,网友们接着回应:“Eddie,你会那么喜欢这台车的造型,是因为你就是Honda生产企划部的经理啊!”
▲想要开玩笑?别忘了目标对象是谁!英国数位行销公司Lean Mean Fighting Machine,因为把一则限制级的笑话,放到一位14岁小女孩的网站上,引来家长的抗议,也失掉了Dr. Pepper这个大客户。
▲克莱斯勒才刚刚在美国超级杯黄金时段砸下大笔预算,并强调以出生地为傲“来自底特律”的品牌精神,还在总公司大楼墙面上贴上广告讯息。怎么样都没想到,代理商的员工在Twitter上却毫不经思考的乱发言,还批评底特律人不会开车,让克莱斯勒气得撤换代理商。
▲Honda旗下Accord Crosstour车款行销期间,车款造型引来许多网友在Facebook上的负面评论,但Honda生产企划部门的经理没有讲明自己的身分,就跳出来为自家产品辩驳,惹来自吹自擂的嫌疑。
▲形象良好的公益团体也会被骂到臭头?美国红十字会负责社群媒体沟通的同仁,因为把该贴在私人网站上的留言,贴到红十字会的Twitter帐号上,而引来轩然大波。幸好红十字会幽默的化解危机,也使啤酒商Dogfish Head意外成为支持者,帮忙募款和号召捐血。
只要稍微搜寻一下,任何品牌企图要隐藏的秘密都能在网路上被找到,自吹自擂的回应也会马上被网友看破手脚。虽然Okubo的留言之后被Honda删除,但在网友的心中,恐怕难以删除不诚实的坏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