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之一。(图/《悉尼晨锋报》)
【澳洲网韩申易11月20日综合编译报道】近日,在澳洲昆州的摩顿班克斯,两只死海龟被困在浅海的垃圾中,一名海岸公园的管理人员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凄惨的场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公园管理人员布莱特·威尔克(Brett Vercoe)将视频上传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上,称“看起来两只海龟死了都快有一个星期了”。他称自己对那些胡乱倾倒垃圾的人感到厌恶。这个视频的浏览量已经超过10万次,被分享了近2000次。
海龟被困在垃圾中。(视频截图)
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人员表示:“世界上超过一半的海龟体内都有塑料,因为每年都有数百万吨的垃圾被抛到海洋里。”
然而,这只是海洋垃圾造成的可怕灾难中的一个小片段……
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就显示:“到2050年,按照重量计算,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要多。”
塑料包装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挑战之一。如何限制塑料垃圾,成为了人类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澳洲塑料垃圾难回收 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重
据SBS报道,瑞士信贷报告指出,澳洲需要向塑料征税,从而帮助解决日益加剧的垃圾问题。“到2050年,按照重量计算,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要多。”人类面临的塑料问题已十分严峻。
对澳洲而言,为应对塑料问题,瑞士信贷预计澳洲联邦政府将在2020年前面向原生树脂、未使用或未加工的塑料征税。报告还指出,澳洲政府可能还需要对进口塑料产品征收关税,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并对含有可回收材料的产品实行税收优惠。
墨尔本迪肯大学危险材料管理讲师桑顿(Trevor Thornton)表示,全国政府都承诺在2025年前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他说:“经济激励或抑制举措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做法,因为这是企业通常愿意去听的。”
最近发布的澳洲全国数据显示,在2014至2015财年,澳洲总共产生了6400万吨垃圾。在这些垃圾中,有54%被用于回收利用,4%被用于能源回收,42%被填埋和焚烧。
到了2016至2017财年,澳洲总共出口了超过420万吨可回收材料,其中有120多万吨进入了中国。
据了解,中国此前利用这些从澳洲进口的材料,如塑料、纸张、硬纸板等制造其他产品。但中国近日收紧了污染的标准,禁止24种回收垃圾进入中国。这些举措影响到了澳洲99%出口至中国的回收材料。
桑顿表示:“我们的可回收材料污染较大,中国此前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摆脱污染,这也增加了相关成本。”因此,中国拒绝了澳洲可回收垃圾的进入。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这导致澳洲陷入一种拥有大量可回收物品的境地,没有市场可以将之销售出去。
桑顿表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下,澳洲需要更明智地处理这些垃圾。“我们必须开发这个市场,让企业购买可回收材料,然后用它们来生产产品,而不是使用原生塑料和原生金属。”
在瑞士信贷报告发布的背景下,澳洲政府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敲定一项减少垃圾的全国目标。
费尔法克斯传媒(Fairfax Media)报道,澳洲将在2030年前将80%的垃圾进行填埋。到了2030年,每位澳洲人产生的垃圾数量将减少10%。
早在今年9月时,澳洲环境部长普瑞斯(Melissa Price)也曾宣布了全新的国家塑料包装目标,其中,70%的塑料包装将在2025年前回收或降解。到2025年,所有包装必须拥有平均30%的可回收内容。
澳洲垃圾管理协会(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斯隆(Gayle Sloan)对这些目标表示了欢迎。她说:“这些实际上是与州目标保持一致的全国目标。”
澳洲禁塑令效果明显 商家做表率
在澳洲的8个行政区中,仅新州没有施行禁塑令。(资料图片)
为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包括澳洲、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近年来均出台了禁塑令、限塑令举措。先说说澳洲。
2018年7月1日,昆州和西澳7月1日起禁止零售商提供一次性超薄塑料购物袋。
此前据人民网报道,澳洲的首都领地、南澳和塔州已经实施该项规定,维州也于去年10月宣布限塑计划。这也意味着在澳洲的8个行政区中,仅新州没有施行禁塑令。
据了解,2014年,自澳洲首领地率先实施限塑令后,每年的塑料袋垃圾已从266吨减少到171吨。2016至2017财年《美丽澳大利亚》报告也指出,限塑令生效后,塑料袋使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在塔州和首领地。
实际上,除了政府方面的努力,澳洲企业也开始纷纷做表率。据澳新网报道,早在今年4月,澳洲两大超市巨头Coles和Woolworths在一些地区就开始在全国实施了禁塑令。7月,为了助力平稳向禁塑令过渡,两大超市还为自己带购物袋的顾客提供奖励,顾客将获得额外的会员积分。
而据《先驱太阳报》报道,澳洲的维州政府还在今年6月底宣布,维州政府计划在明年通过立法并在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所有重量的塑料制品。在此之前,维州各大超市已经禁止使用塑料包装制品。而用于装水果、蔬菜和肉类的小袋和大型垃圾袋、动物粪便袋等将会被豁免。
维州环境和气候变化厅长安布罗西奥(Lily Ambrosio)表示,禁止一次性塑料袋将削减浪费、减少垃圾、帮助保护海洋生物在维州水域更好的生存。政府知道维州民众也希望采取更多措施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受到了大量反馈信息,民众明确表示希望政府实施这项禁令,也会持续与维州社区合作,推出合理方案。
在澳洲,塑料吸管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近几个月以来,澳洲数百个场所已经停止自动发放塑料吸管。(图/《先驱太阳报》)
不仅如此,《先驱太阳报》最新报道称,为了保护环境,澳洲酒店协会维州分会(Australian Hotels Association Victoria,以下简称AHAV)正在大力推动塑料吸管禁令。今后,在澳洲的酒吧、小酒馆和其他场所,人们将无法再见到塑料吸管的踪影。
据了解,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完全禁止了塑料吸管的使用,改用纸质习惯或竹制习惯替代。
为此,AHAV首席执行官奥沙利文(Paddy O’Sullivan)表示,近几个月以来,澳洲数百个场所已经停止自动发放塑料吸管。相反, 顾客只有在索要时才给发放。
目前,该协会正在调查寻找一种性价比高、可降解的吸管供应商。“在过去,酒吧和酒馆老板理所当然地会向顾客提供饮料习惯。但为了应对环境挑战,我们鼓励所有人禁止使用塑料吸管。而当顾客要求使用时,我们会提供一种可降解的替代品。”他还表示,替代塑料吸管并不会抬高饮品价格。
据悉,从今年12月1日起,南墨尔本市场(South Melbourne Market)将会禁止塑料吸管的使用。商家可选择为顾客提供纸质替代品。而价格约为3.95澳元的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吸管也可成为替代品。
南墨尔本市场经历桑普特(Ian Sumpter)说:“塑料吸管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尤其是在海滩、水域和绿地地带。”
Malvern酒店共同所有人伯克(Michael Burke)也表示,其酒店6月做出的塑料吸管禁令已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大多数顾客接受并欣赏这一决定,但一小部分习惯用吸管的顾客并不开心。”
据了解,禁用塑料吸管还得到了澳洲许多大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响应。其中,维珍澳洲航空的航班和休息室近日就将塑料吸管换成了纸质吸管和竹制搅拌棒。而麦当劳和星巴克也将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塑料吸管。
中国限塑令已走过10年 外卖、快递崛起致效用渐弱
中国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的数字,远超每年节约下来的塑料购物袋。(资料图片)
在中国,限塑令也早就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到了今年,限塑令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限塑令发布至今,中国人的直观感受是,作用在削弱。
钱江晚报报道,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开始实施,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从那时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10年了。媒体走访发现,超市商场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但在一些菜场、路边小店还是会免费提供塑料袋。外卖、快递业兴起后,塑料袋的使用量也在增长。
数据表明,从2008年到2016年,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共节约了约700亿个,每年大概节约87.5亿个。然而,随着快递包装和外卖盒越来越多,成了新的问题。据统计,2016年,全国快递行业消耗塑料袋约147亿个,中国三大外卖平台一年至少消耗73亿个塑料包装——加起来的数字,远超每年节约下来的塑料购物袋。
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孙毅表示,塑料垃圾占了生活垃圾很大的比重,但要谈全面禁止,并不是理想的出路。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将研究完善限塑政策法规体系纳入议事日程。
然而,限塑令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仍有待考量。由于限塑令只涉及轻薄的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数零售店或超市仍可以提供耐用型塑料袋。耐用型塑料袋至少需要使用四次才能弥补其在生产时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且相对于一次性塑料袋,耐用型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所需的分解时间更长。因此,如果消费者不改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耐用型塑料将会对环境产生更大的破坏。
新州大学教授萨米·卡拉表示,短期取得的限塑令成效也可能会因人口增长而消失,在联合国对2050年人口增长进行预测时,世界人口将达到110亿人。
因此,在不断探索新能源材料、国家颁布政策的同时,还需要人们从自身培养出环保意识,有意识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学会重复利用。